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投顾是什么意思(“FOF”和“投顾”,哪个更适合你)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20 05:59:23    



01

先简单说下定义。

FOF,就是基金自身不直接投资股、债、商品等,而是只投资其他基金,进行组合管理。

根据底层不同,有公募FOF、私募FOF;债券型FOF、混合型FOF、股票型FOF,等等等等。目前市面上的发行方,主要有银行、券商、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信托等。

投顾,本文主要还是谈基金投顾,即获得资质的基金投资顾问,向客户提供基金投资组合策略建议。

目前国内监管仅批准部分机构:公募基金、第三方基金销售公司、银行、券商,从事相关工作,而且投资方向,仅限于公募基金,或经证监会认可的同类产品。

如要进一步了解,可参考老南之前写的《买基金,还是买FOF?差别不小》、《为何家庭理财,FOF是你值得拥有的产品》。

目前国内的FOF,主流是公募FOF和私募FOF,前者总规模,约2000多亿,后者因为统计口径原因,缺乏靠谱数据,老南拍脑袋下,排除通道业务,实际规模和公募差不多。

而投顾,根据社科院与蚂蚁发布的《投顾业务的全球实践与中国展望》,截至2022年9月底,有440万个账户,95%为小微账户(10万元以下),管理规模合计近1200亿元。


02

看到这里,估计不少人会觉得,这两者看上去,貌似差不多啊,但其实差别不小。

首先,从底层可投标的而言。

目前投顾,基本只投资于公募基金,底层股、债为主,策略几乎都是单向做多;

而FOF,尤其是私募FOF,已从早期的拼盘模式,有不少进化到了多资产、多策略、多周期的模式。

底层子基金涵盖了股、债、商;主观、量化;多、空、对冲、套利等。可以组合成丰富的配置方案。

其次,从从业人员专业度而言。

目前投顾管理规模较大的,主要还是被机构收编的一批互联网大V,以及不少互联网业务开展得比较成熟的公募基金投顾团队。

如果说公募的投顾团队,水平还靠谱点,大量草根出身的互联网大V,投顾产品的业绩,甚至连宽指都跑不赢,更别说远离公募基金的平均值。

就在今天,有个客户咨询老南,跟投了某大V的所谓投顾组合。

老南看了下,17年至今,这个组合大头买的都是标普500,客户累计收益20%,感不感人?5年多,都没跑赢债券基金,就这还好意思收客户每年0.85%的投顾费。

然后去年以来美联储加息,坚决持有美股,并和客户这么说:

老南看了只能说,在中国,真的只要不要脸,就能发财。

就这种水平的投顾,在某些平台上一大把,现在还套上了所谓合规的外衣,然后不懂行的客户,以为找到了宝一样。

在老南看来,背后是某些机构,只关心业绩规模,不在乎专业程度。这样早晚要出恶果。

早在21年,老南就转过一篇文章,有人编了个程序,把这些跟投平台上,大V的基金组合和基金公司的基金组合,做了个对比,结果显而易见:

微积分量化价投《深入分析15个基金组合之后,我有这些发现》

稳健增值组合(近4年的组合太少,近2年的业绩对比比较多):

大V平均收益稍微高于机构派平均,但回撤显著高于机构,夏普比例、Calmar比例,机构也均有明显优势。

对于积极增值组合,机构基本成碾压状态。

当然,老南并不否认大V在互联网上,对投资者教育的价值,不过投资是靠业绩说话的,不少所谓投顾的门槛,太低了。

当然,公募基金的投顾,算是正规军了,整体好一些。

此外,不少投顾产品,因为涉及定投,且不定时定投,客户缺乏客观的业绩比较标准,自己也不会用XIRR等方式去测算,因此业绩评估起来,也不如FOF更加透明。


03

至于FOF,尤其是一些金融机构,以及公募、私募的FOF,整体投研水平,是远高于投顾的。

因为老南这几年给客人的一些配置,也是以公募、私募、券商的FOF为主,所以尽调的机构也比较多。

随便发一些机构FOF的投研体系,你就能理解,从业绩而言,为何那些草根大V,是完全被碾压的:

而且根据天风的数据,这几年,公募FOF整体相对基金,是有明显降低波动率的改善,收益也并不差。

而且因为17年才有第一只FOF,所以还在不断优化完善中。

如老南在《现在,一定要只调仓不降仓》中提到的案例,不少公募FOF,这波业绩,是明显高于不少投资者乱买基金、乱追网红基金的收益。

也显著优于那些知名的大V组合。


不过,FOF和投顾目前都面临着共同的问题,就是各家大型公募、银行、券商,重视程度不够,行业人才稀缺,反倒是不少眼光长远的私募聚焦于此。

而且不少投资者对于这些产品还不认可,还是喜欢自己干,即使不断的亏钱。

其实,在老南看来,如果哪家机构,无论是投顾还是FOF,能做出一个长期、持续能拿到公募市场平均收益率的产品(长期年化10%-15%),那老南肯定会强烈推荐。

只不过从人性角度而言,这类产品很难上规模,毕竟人的欲望是无穷的,都盯着每年业绩前30%的产品,即使大概率第二年掉到后30%去,再也爬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