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国际战略格局(浅析当下国际战略格局及影响国际战略格局的影响因素)
“国际战略格国局,是一定历史时期内,世界各主要力量相互影响、互动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力量结构。”①国际战略格局反映了世界各主要国家间政治、经济、军事乃至思想文化领域的强弱关系。他与国家经济、科技、文化与意识形态以及综合国力息息相关。二战后,美苏争霸,国际格局“两极对立”;1991年,苏联解体后,美国一家独大,国际格局“一超多强”,但同时,多极化趋势也越发明显。2008年后,经历了汶川大地震和北京奥运会的中国强势崛起。同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步步紧逼,直到今天依然如此。而在全球新冠疫情下,如何谋求发展复兴,如何应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反华势力,如何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在本论文中,将做浅易分析。
一、国际战略格局的分析
自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宣告解体,国际格局进入“一超多强”时代。但随着国际格局中各主要国家政治、军事、科技文化等实力的变化,国际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这一时期,国际格局相对稳定,但同时呈现出复杂,对立与合作并存的局面。一方面,因为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普遍遏制造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尖锐;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紧密相连,这一特点在21世纪更为明显,同时,这也要求世界各国更多的是合作,而非对立。
总的来说,当前这种稳定与矛盾共存的国际格局与我国历史上战国后期极为相似,可以概括为:诸侯分立,一超多强;合纵连横,各点铲除;隐蔽推恩,均分实力。
诸侯分立,一超多强。自上世纪末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宣告结束。目前,诸侯体系(可以理解为国际格局)落在美国、中国、俄罗斯、欧洲(主要为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印度,其他国家大都偏向站队或保持中立,在现有诸侯体系(国际格局)里,美国属于独强的超级大国。
合纵连横,各点铲除。美国联合海权势力,欧洲、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对中国、俄罗斯在各方面进行封锁、限制,通过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形成联盟,远交近伐。在军事上,对我国可表现为美国利用我国与邻国领土或海洋权益纠纷进行军售和维持驻军。在政治上,对我国表现为美国粗暴干涉我国台湾问题、支持乱港分子,同时在全球范围内大肆渲染“中国威胁论”和所谓“中国人权问题”。经济上对我国进行技术封锁,提高贸易壁垒打贸易战,对我国企业进行制裁。
用推恩令,均分实力。西汉标志性的分化手法:推恩令(通过诸侯国再分封分化王国势力,削弱王国实力)。在现有国际体系下,美国及其盟友通过强化他国国内势力以及周边势力,削弱其实力,保持该区域势力平衡,不会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进而维持持全球霸权,维护自身利益。
总体来说,当前国际格局仍是“一元多级”的结构,但在向多级化发展。军事上,美国通过维持北约来保持在欧洲的军事存在,并将战略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经济上,美国仍有使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基础;同时美国不断通过各种手段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其思想文化,以求“和平演变”,并广泛寻求盟友。但是,在过去20年中,以中国为代表的广大发展中国家迅速崛起,对公正合理的全球政治经济新秩序呼声越来越高,在国际中的作用和份量越来越重,而美国再过去20年中能依靠其军事实力解决的事务越来越少,虽然不会立刻“暴毙而亡”,但其霸权正在走向衰落。
二、影响国际格局的因素
国际格局,是指一定历史时期内,世界各主要国家互动、相互影响,从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力量结构。这种互动、影响,是基于各国力量对比。
影响国际格局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是影响国际格局的决定性因素。
首先是二战后,由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变化,美苏争霸,两极格局出现;而六七十年代后,西欧如英、法,东方如日本,先后发展起来,多级化的苗头出现。
其次,由于世界经济的高度全球化,各国间的经济联系前所未有的紧密。在此之下,任何国家间的贸易摩擦和任一国家内的经济问题都有可能上升为全球性的经济问题,引发国际形势的变化,进而影响国际格局。
(二)科技因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②科技可以通过生产力的提升来调节生产关系,缓和社会矛盾,提高综合国力。从世界近代史看,世界主要国家间力量对比变化与科技密切相关。
以英国为例,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英国抓住机会,调整了社会关系,生产力提高,为其成为“日不落帝国”奠定了坚实基础。但在第二次工业革命革命中,英国因其全球殖民地带来的巨大收益和国内自由主义思潮,忽视了科技变革带来的长期作用,进而逐渐被后来居上的美国超越。
(三)“世界老二”
“战后以来的国际格局表明,引起国际格局变化的,往往是世界第二超级大国引起”③二战后,世界第一个世界第二超级大国是苏联。由于苏联与美国意识形态的天然对立,并且两国在各自的利益冲突严重,都想获得世界领导权。由此,美苏争霸,两极格局形成。1991年,苏联解体后,日本经济排名世界第二,成为第二个“世界老二”,国际格局变为“一超多强”。随后因美国打压,经济发展停滞。而后中国强势崛起,取代日本成为第三个世界老二,也被逐渐被美国视为最主要的对手。
(四)第三世界国家
第三世界国家也是改变国际格局的重要因素。二战后,除美国外,各帝国主义国家量受战争影响,综合国力均遭到削弱,为全球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这一时期,在亚洲印尼独立,印巴分治和独立;在非洲苏丹、突尼斯、摩洛哥和利比亚独立,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和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同时,以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为标志,新兴国家开始联合,在国际舞台上发出声音,在国际事务中份量越来越重要。新兴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改变了世界政治的力量对比,使联合国不再为少数发达国家操纵。典型的例子就是1971年,在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重重阻挠下,中国仍在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下重返联合国。
2、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斗争。典型的例子就有建立七十七国集团,来扭转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不利地位;建立石油输出国组织,通过协调成员国石油政策,来反对西方石油垄断资本控制和剥削,保护成员国利益。
(五)文化与意识形态因素
文化与意识形态也是影响国际格局的重要因素。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识形态天然对立。二战后,美国与苏联在世界范围内寻找与自身意识形态一致的盟友,争夺世界领导权,“两极格局”形成。1991年苏联解体,国际格局变为“一超多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苏共丧失了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西方意识形态逐步渗透,和平演变获得成功。
三、当前国际格局下,中国的应对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④在国内通过教育振兴、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来保证实力的增强;同时也继续在严峻的国际形势中寻找队友和同盟。在谋求发展的同时,必须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⑤警惕西方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文化渗透,警惕西方和平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