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购买力平价理论的理论基础是什么(汇率与贸易的平衡关系)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0-31 08:56:59    


汇率是人们关注的一个重要经济变量,它不仅对国际贸易构成影响,也直接影响到人们所拥有货币资产的价值。人们常常将汇率水平与贸易平衡相联系,认为贸易失衡是汇率失衡造成的,然而这样的看法并不符合经济逻辑。

均衡价格关系

所谓均衡价格关系讨论的是国际贸易条件下同质商品在不同国家中的确定性价格关系。如果存在这样的确定性关系,并且它遵守强的均衡约束,即当均衡被打破时,相对价格关系会自发地向可以预见的均衡位置趋近,那么这就可以成为讨论汇率水平的基础。

购买力平价

购买力平价是关于相对价格关系的一种重要理论,它以一价定律为基础,认为任意两个国家的总体物价水平应该是相当的,就是说在一个国家购买一篮子物品所需要的货币通过汇率标准兑换成另外一国货币后,在所在国也大致应该可以购买到同样的物品。购买力平价理论的讨论对象不是一种商品而是一系列商品,但这本身并不是什么问题,只要选定的一篮子商品的种类、权重稳定,就可以作为判断汇率水平的出发点。按照购买力平价的观点,一国整体物价水平上升10%,则其汇率水平应该下降10%,反之则相反。基于购买力平价理论,物价与汇率间的这种相互关系可以找到很多数据支持,比如在一些国家发生恶性通货膨胀时,物价与汇率的这种负相关表现得往往很显著,显示这个理论在一定情况下是适用的。

但是当考察更广泛的物价与汇率关系时,即使在长期情况下,购买力平价对汇率的解释力也不是非常好,通常人们将原因归结为非贸易品的影响以及交易成本高过了假设的水平。购买力平价理论以物品的自由流动为基本前提,认为如果一国物价过高,则外国的廉价产品将流入从而降低该国物价。购买力平价理论针对的是能够反映一国物价总体水平的一篮子商品的价格,而这当中也许包含了不可以流动的一些物品,它们可能是房屋、土地、生活服务等无法跨境交易的物品或服务。另外,比如麦当劳的巨无霸这一类看似标准相同品质相当的物品实际上也是无法在国际间自由流动的。当这些非贸易品价格与国外有显著差别时,并不能导致物品或服务从低价格国家流向高价格国家,就是说不可贸易的物品或服务对汇率的影响超过了一价定律的适用范围,不可以得到购买力平价的结论。

即使仅以可贸易品做参照,购买力平价理论仍然需要作出调整,这里的核心影响因素是国际贸易环节中交易成本的影响,这些成本主要包括运输相关成本和贸易壁垒导致的成本。一价定律假设这些成本足够低,而实际的情况是这些成本在相当多时候不仅不能忽略,甚至具有很大的影响。例如在那些地域辽阔的国家,经常可以看到尽管使用同一种货币,一些完全相同的物品在不同的地区有时价格有着显著不同,特别是诸如农产品之类对运输或储存敏感的物品更是如此,原因就在于为了交易而需要付出的成本对相对价格产生了显著影响。国际贸易中的关税等成本是国内贸易时没有的,这些成本共同作用使得一般意义上的购买力平价可能并不是总可以很好地反映不同国家间的均衡价格关系。事实上,黄金作为贸易商品时的交易成本相对低,能比较好的符合一价定律的,但从来没有人用黄金的相对价格来判断汇率,黄金被看做为国际通行的特殊货币,不同国家间的金价反而被认为是跟随汇率波动的。


两国两产品贸易条件下的价格均衡

以最简单的两个国家两种同质产品的情况为例。设想初始状态下,两个国家经济体系各自封闭运行,分别生产小麦和石油两种产品。由于各自的生产禀赋特征以及需求偏好不同,一般情况下两种产品在两个国家内的相对比价关系也不相同。

当两国由过去的彼此封闭转变为相互开放时,根据再分工要求,双方的价格关系将相互接近直至达到稳定的均衡状态。由于每个国家都是由足够多各具禀赋特征的生产者组成,所以即使达成再分工均衡,两国国内通常也会同时各自生产这两种产品。由于交易成本非零,这时整个经济系统存在两个价格关系。下面的表3-1是均衡状态下以各自国家货币计价的两国国内价格情况,表3-2是此时产品在两国间流动时的交易成本率情况。


表3-1:均衡价格


小麦

石油

说明

A国

A1

A2

小麦具有比较优势

B国

B1

B2

石油具有比较优势


表3-2:交易成本


小麦

石油

A国向B国输出成本率

ab1

ab2

B国向A国输出成本率

ba1

ba2


表3-2中的成本率水平表示一国向另一国输出产品时的交易成本在贸易规模中的占比。如ab1表示A国向B国出口小麦时,为通过这个贸易活动获得B国货币而付出的全部成本比率,数值介于0和1之间,即A国出口一单位小麦真正可以在B国有效销售并获得收入的小麦数量是1-ab1单位。

根据比较优势方向的约定,在均衡状态下两国的物品价格和交易成本一定满足如下的均衡条件。

A2B1/A1B2=1/(1-ab1)(1-ba2)

式中等号左侧反映了两国比较优势差异程度,其数值一定大于1,且数值越大表示双方比较优势差异性越大,贸易的动力越强。等号右侧反映了交易成本对贸易的阻碍程度,同样的,其数值越大代表对交易的阻力越强。可以看到等式右侧的交易阻力只与两国各自优势产品的输出成本有关,而与劣势的产品交易成本无关。这显然是因为双方的交易循环有方向,劣势产品不会形成出口。

两国处于贸易均衡时比较优势差异与贸易阻力相等,而比较优势差异如果大于贸易阻力,则意味着双方处于不均衡状态,物价关系仍然将发生变动。比较优势差异如果小于贸易阻力,则两国间处于过均衡状态,过均衡状态下可以认为双方不应该存在贸易和再分工。

在两国经济体量给定前提下,两国间比较优势差异与贸易规模负相关,即随着两国间贸易规模的增长,相对比较优势差异单调下降。另一方面,贸易的总交易阻力与贸易规模正相关,这一点也是容易理解的,在逐利的前提下,交易成本更低的交易渠道总是被优先利用。在两个影响因素关于贸易量一增一减的情况下,双方的均衡贸易规模应当只有唯一点,而此时的比较优势差异便是对应于当前均衡状态下的名义优势。


多国多产品时的价格均衡

当不同国家共同生产的产品种类超过两个时,即使仅仅是两个国家之间进行贸易,一般来说,也不能通过封闭条件下各自国内的价格关系完全确定各自国家国内产品的比较优势关系,因为此时产品的不同需求偏好会影响产出分布。当两国放开贸易限制时,在双方生产禀赋和需求偏好的共同作用下,通过一段时间双方可能达到贸易均衡,即双方各自有相对稳定的出口产品和进口产品,并形成均衡价格关系。产品集C中,如果C1,C2,…….Ci是A国向B国出口的产品,Cj,Cj+1,……Cn是A国从B国进口的产品,而Ci+1,Ci+2……Cj-1等产品两国之间没有贸易,则这三个子集合分别对应于A国的比较优势产品、劣势产品和双方过均衡产品。两国间贸易稳定时,任意一组优势产品与劣势产品之间都满足价格均衡关系,由此也可以得到除去过均衡产品之外其他产品中任意产品对之间的均衡价格关系,这个产品对可以是优势产品之间或者劣势产品之间。均衡价格关系下的产品价格具有唯一确定性,而过均衡产品的价格可以在一定的区间内波动。

一般的国际贸易可以看作是在多个国家和多种产品基础上进行的,贸易均衡条件下各国之间不再存在贸易套利机会。与两个国家贸易的情况不同,多个国家贸易时套利循环可以跨越多国,所以此时的均衡价格关系对于跨越多国的循环同样成立。假设有A、B、C三个国家,A国向B国出口粮食,B国向C国出口石油,C国向A国出口汽车,此时有如下式的均衡价格关系。

adv1*adv2*adv3=1/(1-r1)(1-r2)(1-r3)

式中adv1、adv2、adv3分别表示A国相对于B国的粮食优势,B国相对于C国的石油优势,C国向A国的汽车优势,数值上等于各自以本币计价时进口国物价除以出口国同一物品的价格所得数值,由于形成循环,最终等式左侧得到一个大于1的无单位的数值,代表这个贸易循环中比较优势对应的贸易驱动力。等式右侧代表贸易循环中的阻力,r1、r2、r3对应于上面三个进出口环节的交易成本,这样跨越三个国家的贸易循环仍然符合比较优势动力等于交易成本阻力。均衡贸易状态下,所有闭合的有效贸易循环都满足交易动力等于交易阻力,从而不具备套取超额贸易收益的条件。


汇率水平

汇率给定了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关系,在这里将汇率水平写作Rab,表示一单位A国货币可以兑换的B国货币单位数。

修正的一价定律及汇率均衡

一价定律说同质商品不论是哪国生产的,在全世界价格都一样,而定律的主要前提假设是国际贸易中运输成本和贸易壁垒低至可以忽略不计。真实经济中交易成本的影响大多远远超过了一价定律允许的偏差范围,所以需要在均衡价格的基础上对一价定律做出修正,即进口商品的国内价格与出口国承担交易成本时的出口国总价格相等。与传统的一价定律相比修正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缩小了适用范围,只针对两国间的贸易品,二是等价关系中考虑贸易成本影响。

修正的一价定律给出了汇率、相对物价水平、交易成本之间的均衡关系,这个关系可以表示为下式

Rab=(Pb/ Pa)(1- ab1)

其中Rab表示均衡汇率水平,数值上等于一单位A国货币可以兑换的B国货币数量,Pb、 Pa分别是A国出口的商品在A、B两国以本币计价的市场价格,ab1表示该商品从A国出口到B国的交易成本。假定美国市场上大豆价格是每吨400美元,中国市场上来自美国的进口大豆的价格是每吨2000元人民币,其运输成本、进出口环节税收及费用等的综合成本20%,则有美国市场上一吨大豆的价格应该等于中国市场上0.8吨美国进口大豆的价格,所以两国货币的兑换关系应该是一美元兑换四元人民币。

均衡汇率水平受到两国同一商品的相对价格关系以及该商品进出口环节的交易成本约束,这三个变量中,交易成本可以看做是具有确定性的自变量,而汇率和两国各自价格关系之间相互影响可能就比较复杂。

当两个国家间没有直接的贸易关系只有通过第三国或更多环节的间接联系时,两国货币之间兑换同样存在均衡汇率水平,这个均衡汇率水平可以由间接贸易关系中每一个环节对应两种货币间汇率水平得到。

影响汇率水平的因素

如同温度反映了分子热运动的统计水平一样,汇率本质上反映的是市场中大量经济个体对于不同货币资产偏好的宏观统计值,这个意义上说,影响汇率的核心因素是人的偏好。人们对不同货币资产的偏好有时是主动的,另外一些时候是被动的。主动的偏好通常被归结到影响汇率的短期因素,而被动的偏好可以看做是为了遵从汇率的长期均衡而做出的调整。

汇率的长期均衡是指汇率应该受到修正的一价定律的约束,即两国相对物价水平、贸易的成本、汇率这三个变量中任意给定两个时,第三个变量的值就被决定了。三个变量中,贸易成本具有确定性,不会因为物价变化和汇率波动而变化。两国相对物价水平和汇率水平之间是互为影响的关系,如果相对物价水平率先发生变化,汇率则需要被动地跟随变化,这时相对物价水平被看做影响汇率的长期因素。同样,贸易成本的变化也被看做是一种可以影响汇率的长期因素。

汇率水平在一定的情况下也可能脱离均衡水平发生短期的波动,事实上这种对均衡的偏离其实是长期存在的,只是由于它们是围绕在均衡汇率水平周围的一种涨落现象,所以往往被称为是短期的汇率变化。汇率涨落的直接原因是市场上两种货币的供求关系发生波动,而导致供求关系改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的一些是市场对两国物价关系、贸易成本可能变化的提前反应,具有高阶理性的成分。在某些外部经济环境发生变化时,物价关系和贸易成本由于具有相当的粘性导致变化相对迟缓,而汇率市场常常表现得更为先知先觉,更像一种主动的偏好波动,并且可能反过来影响物价关系。


物价关系

如果某个贸易国国内市场上贸易品价格上升,而其贸易对手国该商品价格稳定或者涨幅较低,那么在贸易成本不变的情况下,物价上升幅度较大一方的货币有贬值的趋势。这种汇率变化的背后逻辑是贸易中双方对对方资产的依赖程度发生了改变,价格上升幅度更大的一方很可能对对方的资产有了更高的偏好,而其贸易对手国的对外资产偏好并没有同步提高,从而造成货币偏好随之变化,汇率调整。事实上这个过程中很难说汇率就是跟随物价变化而变化的,这两者可能都只是两国资产需求偏好变动的结果,只是国内价格更早反映了这样的变化从而似乎成为汇率变动的原因。


贸易成本

贸易成本的变化会作用到汇率水平上。在原有均衡的基础上,如果贸易成本降低,比如两国间达成更加便利贸易的税收制度或者运输相关成本有效降低,此时原有的汇率均衡被打破,双方的物价以及两国货币间的兑换关系都可能发生改变。假设贸易双方的经济体量差距较大,则大国物价应该相对稳定,而小国可能出现出口商品的国内价格上升并伴随本币升值的情况。如果出口商品的价格对其国内一篮子价格有比较重要影响,就可能表现出货币的对内贬值同时对外升值。

当贸易成本上升,比如国家之间征收更高的税收或费用时,两国价格关系及汇率也需要作出相应的改变以便重新回到均衡状态。仍然考虑大国与小国间贸易的情况,与原有均衡相比小国将具有货币贬值和国内物价下降的趋势,这两个趋势仍然可能会同时出现。

均衡价格关系只是给出三个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约束,在这个约束的范畴内,原则上不存在哪个因素是原因,哪个因素是结果。但是如果将汇率作为分析对象,那么贸易成本与各自国内价格关系的变动必然伴随汇率变动,它们可以看做是影响汇率的长期因素。


货币供求关系

人们对不同货币资产的偏好可以由于各种原因产生波动,这些波动短期内直接地影响货币的供求关系,并驱动汇率变化。人们追逐货币最根本的原因是将货币看做一种适合用于储蓄的资产,所以货币资产的预期收益水平会左右人们的货币偏好水平。

在讨论汇率的情况下,一种货币的预期收益水平是以其他货币的预期收益做参照的。如果假设货币之间兑换的成本为零,则不同货币之间应该满足预期收益平价,即使考虑货币兑换成本,不同货币也应该遵守修正的收益平价。货币间的平价关系构成了一个均衡要求,这个均衡要求与贸易条件下的均衡要求的差别在于前者直接反映市场心理波动,后者通过其他因素间接反映市场心理,所有供求关系被看做是一种短期影响,而贸易条件下波动被看做是长期影响。

供求关系下的汇率均衡与贸易条件的汇率均衡中都存在成本影响,但是成本影响的效果有所不同,贸易条件下的汇率均衡中,贸易成本对汇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汇率值的高低,而供求关系下的货币兑换成本还使得汇率波动形成一个迟滞区域,成本越高这个区域范围越大,汇率相对越稳定。

一般情况下,可以认为一种货币的直接预期收益与该货币的利率水平紧密相关,所以利率的变化,特别是不同货币间相对利率的变化将会直接影响到汇率水平。其他条件不变时,如果一国利率上升,其货币应该具有升值趋势。从预期收益平价角度看,没有什么因素可以直接抑制利率变动对均衡造成的影响,均衡的重新建立几乎一定是心理因素的结果。

如同货币的价值一样,汇率水平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心理层面的货币偏好,所有可以影响货币偏好均衡水平的因素都是影响汇率的因素,在表现上,有的因素具有短期特征,另外一些具有长期特征。

汇率与贸易平衡

人们兑换货币往往是为了购买对方国家的商品或者服务,而汇率波动可以等价到本币计价条件下国外产品价格的波动,所以人们自然容易将汇率波动与贸易决策甚至进出口水平联系到一起。如果说本币升值可以促进进口抑制出口,本币贬值具有完全相反的影响,那么某个适当的汇率水平可以带来贸易均衡这样的想法看上去就非常有道理。

汇率对贸易平衡的影响

通常,人们认为汇率对于国际贸易具有巨大的影响,本币升值将促进进口抑制出口,贬值则相反。在这个基础上,认为对于两国贸易来说,进出口均衡时刻的汇率水平是均衡的汇率水平,如果进出口不均衡,则说明顺差国货币被低估,而逆差国货币被高估。其中的逻辑是同样的商品,如果价格便宜总需求就上升,反之相反。顺差国被买走了更多商品,所以以该国货币计价的商品价格被低估了,应该通过货币相对升值调整商品价格,逆差国正好相反。然而,这样的说法其实是需要进一步推敲的。

将前面的供给和需求逻辑换一个角度看,这当中好像有了一些问题。如果说逆差国购买多是由于顺差国物价低,那么从供给的角度看,顺差国供给多则应该意味着顺差国物价高,同一个价格,两个国家似乎给出了不同判断。这里的问题在于所谓供给或者需求的多或者少都找错了参照对象,进口规模与出口规模一定意义上是两个不相干的事情,之间没有直接关系,不可以互为参照。一般可以认为,任何国家在非管制情况下进出口商品的实际价格基本都是处在均衡水平上的,这个均衡价格水平对应于每种商品的供给与需求的均衡,如果有短时间的不一致,在市场机制下,这种不均衡应该很快消除。由于这种价格均衡事实上被双方同时接受,所以不论两国间贸易不平衡有多严重,至少在相对短的时间内,贸易本身并没有驱动汇率调整的动力。就是说顺差不意味本币被低估,逆差也不意味着本币应该贬值。

上面的结论似乎在说汇率与贸易特别是净出口水平之间没有关系,但是在国际贸易中经常可以看到的一个现象是本币升值时,出口企业成本上升,出口动力下降,而本币贬值时,进口需求确实被抑制了。以升值抑制出口为例,当本币升值后,假设进口国是大国物价不变,则以本币计算出口国的出口品价格必须下调,在工资较少弹性的情况下,企业利润下降甚至可能亏损,造成出口企业困难。这个过程中,本币升值的实质是强行改变了出口企业与其员工的收益分配比例,并向员工倾斜。事实上,企业利润与员工收益之间受到企业禀赋分布的约束,具有确定的均衡点,这个均衡点不受货币价值、汇率水平等的影响。当这个均衡被外部因素改变时,修复机制会自动启动,如果修复过程温和的话,可能是员工自愿接受低于过去名义水平的工资,使得劳资双方分配重新回到均衡。更多的情况下修复可能会采取更激烈的方式,即企业和员工之间进行较长时间的对抗,最终仍然回到均衡点。双方利益分配重新均衡后,以本币计价的出口商品价格下降,外币计价不变,出口规模不变,企业和员工实际收益不变。本币升值情况下,不仅出口企业,事实上所有企业都要经历上述的企业与员工利益博弈过程,只是非出口企业的产品销售价格的下降表现得相对平缓,为双方利益博弈留出更多时间。

与升值相比,本币贬值过程中的利益调整比较容易实现。本币贬值等效于给员工降薪,企业获得更多的利益,对员工来说这种降薪的影响是逐步体现的,形式上可能表现为通货膨胀导致员工实际收益下降,而此时的利益分配再调整往往不需要伴随激烈冲突。

就汇率与贸易平衡的关系来说,如果两个贸易国家间的贸易成本、比较优势和需求偏好不变,不论一国货币升值还是贬值,以达到新均衡来看,国际贸易的静态水平应该基本不受影响,就是说如果某一国原先在贸易中具有顺差,不论汇率如何调整,贸易稳定后该国将仍然具有贸易顺差。这当中,货币、汇率等因素对于贸易成本、比较优势和贸易的规模等来说,仅仅就是“面纱”。但是新均衡达成之前,进出口形势会出现波动,即贸易平衡与绝对汇率水平无关,但是会受到汇率变化的冲击,出现超调,但最终仍趋向固有的均衡位置。

贸易不平衡的原因和平衡的意义

宏观上说,如果将时间放得足够长,贸易平衡似乎是必然的,因为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永远保持顺差或者逆差。即使这样,对于当今的大多数国家来说,贸易平衡仍然被看做是国际贸易中的一个重要目标。一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呈现逆差往往被认为是其商品缺少国际竞争力的结果,而外汇储备减少也导致未来贸易中可能处于不利地位。另一方面,持续的顺差同样被认为存在很多弊端,比如可能导致更多的贸易摩擦,过高的外贸依存度使得经济平稳运行的可靠性降低,大量外汇储备可能面临汇率波动风险等等。这样的情况下,贸易不平衡的原因需要从进出口的目的出发去寻找。

对于国家来说,出口最初的目的就是为了进口那些自己不能生产或者自己生产不经济的商品,这与某个个人卖出自己的产品去换取别人的优势产品是一样的。在国际贸易中保持顺差意味着外币储蓄的不断增长,当顺差的积累达到一定规模后,如同个人决策一样,储蓄动力可能不再局限于换取外部优势产品,而是获得更大的对于未来消费的保障。国际贸易中的顺差或者逆差不是由汇率失衡造成的,更多是具有不同储蓄偏好国家间进行货币为媒介的贸易的结果。中国、日本这些具有更强储蓄偏好的国家在国际贸易中也往往可能获得更多的贸易顺差。影响贸易顺差的因素除了储蓄偏好差别之外,还有一个是对货币未来购买力的预期,或者说是通胀水平的预期,如果通胀损失预期好于储蓄实物情况下的损失,具有更强储蓄偏好的国家就有继续追求顺差的动力。

顺差一定以逆差国为对手,逆差的持续必须以足够的货币做支撑,一种情况是逆差国有相对充裕的货币储蓄,另一种情况是他们具有创造货币的能力。如果逆差国不断创造货币,而顺差国乐于接受这些货币形成自己的顺差,则显示了顺差国对这些货币的信心,这个意义上,顺差或许不仅不能代表本币将升值甚至可以意味着相反的情况。

尽管一些国家追求顺差,一些国家容忍逆差,但是贸易的相对平衡还是具有重要意义的,特别是顺差国与逆差国的科技实力、创新能力、经济规模相差不大时更是如此。顺差所代表的储蓄最终目的都是实现消费,这种消费或者是向逆差国的实际购买,或者是以顺差储蓄的不断贬值为代价获得一定程度上关于未来的安全保障。对于第一种情况,当顺差国希望兑现储蓄,减少出口增加进口的时候,很可能将发现储蓄的价值出现快速下降,这是原先的逆差国自身供给能力决定的,它很难在某个指定的时刻根据需要完成角色的快速转换,从过去的入不敷出变为自给有余。一旦出现这样情况,两国将各有损失,顺差国的劳动没能够按照当初的名义水平转化成有效的未来消费,逆差国则一定程度上付出信用损失的代价。这意味着,当初贸易不平衡条件下的双方名义上的效用水平都被夸大了,其中包含了对未来的透支。而追求贸易平衡虽然会导致当期效用降低,但这个效用水平更真实和可持续。

另外一种情况下,追求顺差就是为了获得安全感,如果顺差国国内能够就此获得相当的共识,那么付出代价也是可以接受的。